肿瘤标志物,是抗癌征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有人,因为结果超出参考范围而惴惴不安;有人,因为多次复查结果都正常而欢喜雀跃。它似乎,时而成为患者情绪的“调节器”,“主宰“着人们情绪的起起落落。 但你知道吗?肿瘤标志物在反映肿瘤的复发/转移等方面,也可能“出错”;既然会出错,你又知道为什么还要反复查它吗? 肿瘤标志物在反应肿瘤的复发/转移等方面可能“出错”,是指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都是肿瘤复发/转移,结果都正常也不表示一切太平。 理想情况下,肿瘤标志物一旦增高就提示患有某种恶性肿瘤,但事实上,目前没有一个肿瘤标志物能完全符合这样的定义。现在的肿瘤标志物既不能100%检测出肿瘤的存在(高敏感性),也不能通过检测某个肿瘤标志物反映肿瘤的类型(高特异性),也就是说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肿瘤的准确性并不特别高,有可能出现假阳性(误诊)和假阴性(漏诊)。 01 假阳性,是指实际无病,却被判为患病。也就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了,但并不是肿瘤复发/转移。 02 假阴性,是指实际患病,却被判无病。也就是,肿瘤标志物都正常,但其实已经出现了复发/转移。 一个对六项肿瘤标志物在健康体检人群中进行恶性肿瘤筛查的研究显示[1],研究中的六项肿瘤标志物的假阳性率为0.71%,假阴性率为53.3%。即使是AFP这种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相当意义的肿瘤标志物,也有10~3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检测不到AFP的异常。 单一肿瘤标志物的结果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需要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 但多个肿瘤标志物的结果也不能进行肿瘤确诊; 当前,病理结果仍然是肿瘤确诊的“金标准”; 肿瘤复查时,影像学结果是最重要的。 既然肿瘤标志物有一定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那为什么还要反复查呢?当然是因为它有其优点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有可能最早发现肿瘤复发转移 影像学检查是判断肿瘤复发/转移最重要的依据,但现有的影像学检查只能发现长到一定大小的肿瘤,更小的肿瘤无法发现,但肿瘤标志物有可能比影像更早发现复发/转移。 总结 (1)最重要的是影像;PET-CT/PET-MR适合全身,而且能看到肿瘤部位; (2)肿瘤标志物方便/便宜,且有可能是最快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和转移问题; (3)病理,是最准确的,但有局限性,比如有些患者无法取到病理标本; (4)体征,是医生给病人检查时发现的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变化。当患者出现体征问题时,可能已经有了复发、转移等病情变化。 物美:相比于影响学检查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剂量辐射(尤其是PET-CT辐射量很大),肿瘤标志物检查不存在辐射风险,抽血就可以;相比于取病理等手段,肿瘤标志物的创伤小得多。 价廉: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价格低,30元-60元左右,且可医保报销。对于大部分肿瘤患者来说,是可以负担的且能提示肿瘤病情的检查。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均以数值体现,相比于影像学及病理结果,能够非常直观的看到其发展趋势的变化,帮助病情判断。 另外,由于不同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特异性不同,患者的病情也各有差异,理论上是可以为每个肿瘤患者“私人订制”一个复查的肿瘤标志物组合,真正做到肿瘤的“千人千治”“精准治疗”。虽然在很多医院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都是固定几个标志物的组合,但是在美中嘉和是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一种或者几种做检查,能更好的监测病情,还节约了费用。 肿瘤病情的变化不能单独依靠一次检查的结果,只有连续、动态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才能作为判断依据。但如果有以下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肿瘤标志物结果异常地高出参考值数倍 参考基线水平,肿瘤标志物连续升高 写在最后 肿瘤标志物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存在,可能会让患者放松下来“超出正常值也不一定是复发呀”,也可能会让患者更焦虑:“一切正常也不一定100%没有复发和转移,真是太令人恐惧、令人心烦了”。 虽然肿瘤标志物有缺点,但在反映病情方面依旧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而且焦虑并不能到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不如,放轻心情,开心生活,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其他检查,剩下的就交给专业医生来判断吧。
肿瘤标志物反映病情也可能“出错”为什么会这样?
总的来说
为什么要反复查肿瘤标志物?
不同检查手段在诊断肿瘤复发/转移中的用处:物美价廉
可量化对比、个体化定制
肿瘤标志物出现什么情况,一定要注意?